第一次吃白糖糕,是父親買的。小孩怎麼會選擇買平平無其的白色糕點呢?怎麼也知道有點顏色的東西才會有好吃。(´_ゝ`)
被父親喊著吃糕,默默把糕送進嘴裏。一塊白糕,竟是清甜、可口,沒有多一絲甜、多一絲膩。口感鬆散、彈牙,意猶未盡。底部佈滿細孔,切面竪著細而長條紋,蠻療癒的。想起「兒時味道」,甜在心頭。
白糖糕,顧名思義是用白糖做的,材料簡單,只有白糖、粘米粉/白米及酵母,經過發酵、蒸、放涼,成為一底平實無華的糕點。平民的食材,簡易的過程,不以外貌取勝,卻有最難忘的滋味。
回想童年那段青蔥歲月,白糖糕、糯米糍、叮叮糖、砵仔糕、馬蹄糕等懷舊小食是不少人共同的回憶。那些年快樂很簡單、長久,可以是一塊白糖糕。 香港懷舊小食已經買少見少,甚至消聲匿跡。新一代也不知道那些小食了。總覺得有責任把這些味道都保護好,傳承過去的手藝。
白糖糕是冷吃的,並非放冰箱冷藏,是放室温放涼。冷藏後,蒸熱放涼再享用。
影片:
I’m Charlene 陳庚 喜歡我的影片與分享
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
https://youtube.com/@iamcharlenechan
您們的▶Subscribe ▶Like ▶Comment ▶Share 是最大的支持
材料:
- 白糖 150克
- 粘米粉 250克 (或 蓬萊米粉,口感會有差)
- 速發酵母 5克
- 清水 500克
- 油 1茶匙(淡味油即可)
小技巧:
- 加蓋或保鮮膜,可以防止蒸氣滴在糕面,造成凹凸不平。
- 米漿要煮成微稠的米糊(半熟),粉才不會沉澱,形成水、粉層,層次才會漂亮。
- 米漿用隔水加熱法,容易操作、控制濃稠度,不容易煮過頭。
- 發酵時間不能過長。夏天室温大約33°C,第一次發酵大約1小時,第二次發酵大約25-30分鐘,如發酵過度會發酸。
- 倒入模具、進行第二次發酵前,在米糊加入加1茶匙油,並攪拌均勻,成品更油亮、內裏濕潤。
- 在米糊加入加1茶匙油,並攪拌均勻,攪拌米糊能破壞大型泡泡,重新排列、組織,可能減少成品出現大孔洞,出現漂亮的蜂窩組織大增。
- 白糖糕是清甜不發酸。
手工自製就不是「倒模」一式一樣的成品。如果上次發得不好,組織不是很漂亮,而這次發得很漂亮,這些都是值得開心的。
這些與温度、時間等有關,並非自己失手了喔~。